泡泡糖、跳绳和自行车
最近办公室里掀起了一股怀旧风潮。有同事买了一桶「大大泡泡糖」放在桌上分享,大家拿起来嚼得不亦乐乎。受他影响,我也买了一桶「比巴卜泡泡糖」带到办公室。嚼着嚼着,有人开始吹起了泡泡。看着同事们吹泡泡的样子,我忽然觉得,人的身体和意识真是挺奇妙的,很多时候,它似乎比我们自己更懂得如何学习和适应。
这种感慨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源于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小时候,我吃泡泡糖完全不会吹泡泡。看着别人吹得那么自然,我却怎么也搞不懂其中的诀窍,最后也只能等到泡泡糖完全没有味道之后吐掉。后来到了小学或者初中的某个阶段,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吃泡泡糖时,突然就吹出了一个泡泡。那一刻我挺惊讶,因为没人教过我,我也没特意去学过怎么吹,就是莫名其妙地会了。从那以后,每次吃泡泡糖,我都能吹出泡泡来。这个过程让我觉得,人的意识或者身体本身,好像是个很厉害的老师,总会在某个时刻自然地教会你一些东西。
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比如跳绳,小时候我也不会,总是被绳子绊住脚,觉得这个动作太难了。到了小学五六年级,体育课的期末考试突然变成了跳绳,我心里特别慌,因为我完全没把握。那时候碍于面子,也不敢跟老师说自己不会,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考试那天,我居然跳得挺好,节奏和协调感都出来了,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事后想想,可能是我之前看别人跳得多,身体不知不觉记住了动作,等到关键时刻就自然发挥出来了。
还有骑自行车的事。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北方沿海城市,那里是丘陵地形,坡多路陡,连自行车道都没有,所以我从来没学会骑自行车。初中时,我爸有一次在工厂里教我,那天我甚至都没有自己正经起过,自行车链子就断了,所以我真的是学都没学会。后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会骑,也没再碰过自行车。直到工作后,有一次和朋友出门,大家需要骑自行车赶一段路。我本来想推辞,但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试试。没想到一上车,我居然骑得很稳,完全不像个从没学会的人。当时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回想这些事,我觉得人体真的有种让人惊讶的能力。泡泡糖、跳绳、自行车,这些看似不同的技能,背后好像有个共同点:它们都不完全是我主动去学的,而是身体和意识在某个时刻自己「领悟」了。也许是小时候看别人做过,留下了模糊的印象;也许是潜意识里反复模拟过,等到需要的时候就自然表现出来了。科学上可能会说这是肌肉记忆或者潜意识学习的结果,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种奇妙的天赋——不需要刻意努力,身体自己就会找到方法。
这让我不禁要问,这种自然而然学会的本领,到底还有多少藏在身体里,等着某一天被唤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