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面试考试说起:规则、选择与价值观
前段时间和朋友闲聊,聊到了他几年前的一次面试经历,我最近又听到了类似的事情,觉得有点意思,就想写下来聊聊我的看法。不是要批判什么,也不是要讲大道理,就是平平常常地说说这事儿,从两个角度看看它。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之前参加一家公司的面试,流程里有个线上考试,可能是公司自己弄的一个小程序或者 H5 页面,专门给面试的人答题。题目有点像门萨测试那种,找规律、考验智力的。程序里藏了个规则:如果中途退出时间太长,系统会认为你在作弊,直接把考试关了。朋友做题做到一半,觉得有点难,就退出程序去网上搜了搜答案,想找点线索。结果回来一看,考试没了。他挺不爽,跑去找 HR 说清楚,但 HR 直接告诉他,考试结束了,面试也到此为止。后来他再联系,杳无音信。这事儿让他特别生气,也特别无奈。
最近我听到类似的事儿,又跟朋友聊了聊,就想写点东西说说我的想法。我觉得这事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先说第一个角度,现在不少公司在招聘时会加一些很教条的测试,像线上考试、性格评估之类的东西,然后拿结果来判断一个人行不行。我对这个其实没啥特别的立场。有一面我觉得它挺片面的。能到这一步的人,简历一般都过了一轮筛,有些还是面试表现不错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多少能在沟通里看出来。再让他们去做这种考试,感觉意义不大。现实里,这种环节多半是为了流程需要,比如留个书面成绩当记录,或者给筛选加个「硬指标」。但反过来想,公司可能也希望用这种办法快速筛掉不合适的人,毕竟面试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只是,这种测试真能看出一个人的全貌吗?我觉得不尽然。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应试者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考试这东西,哪怕觉得它没多大用,也不代表就可以随便耍点小聪明。作弊这事儿,从小到大都被明确禁止,可总有人愿意冒险一试。他们盯着的是结果,比如过关、拿高分,却不太在意丢了什么——比如诚信或者底线。有趣的是,好多人特别看重成绩,但平时又不怎么用心准备,到关键时候就想着靠「技巧」过关。
我觉得,价值观这东西是一个人在社会里站稳脚跟的根本。如果连基本的原则都不要,跟这样的人合作或者共事,估计会挺累。我那朋友的考试和面试突然停了,可能不只是因为他退出了程序,而是公司在他的选择里看到了价值观上的问题。或许他们觉得,一个在测试里都绕着规则走的人,工作里会怎么样呢?
这事儿让我觉得,规则有时候挺硬挺冷的,但它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公司设的测试也好,个人的应对也罢,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我们在面对这些时候,自己的选择和底线,可能比一场考试的结果更值得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