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我为什么不喜欢外卖

IMG_1871

我不喜欢外卖。比起点外卖,我更喜欢走街串巷,去探访那些被我收藏在清单里的各式各样的馆子。外卖这件事情,听起来方便,可细想起来,它对消费者和商家到底是好是坏?今天我想聊聊这个话题,分开从商家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说,最后再讲讲我自己的选择。

先从商家这边看。并不是所有餐饮店都开通了外卖,所以你点外卖时,有些压根不开外卖的店,你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到的。那么,对于那些开通了外卖的商家来说,外卖这种形式自然是好。我觉得商家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有线下实体店的,本身就有堂食的客人,但可能因为店面太小,或者厨房产能有余,想突破场地限制,多赚点钱。对这类商家来说,外卖确实能帮他们提高收入。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做堂食、专攻外卖的商家,他们的生意就是靠外卖平台跑起来的。这类商家往往会把流程 SOP 化到极致,成本控制也抓得很严。问题在于,你点外卖时很难分辨商家到底属于哪一种。如果点到后一种,食物翻车的概率其实不小,毕竟他们的核心可能更偏向效率和成本,而非纯粹的味道。

再说消费者。消费者这边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把吃饭当「果腹」的人,这类占了大多数。工作日忙碌,中午晚上时间紧,能点份外卖快速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刚需。另一类可能就和我比较像,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对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有明确的标准。这种人点外卖的次数通常很少,因为他们更想走出去,亲眼看到热气腾腾的食物被端到面前,感受那种现做现吃的满足感。

那既然外卖能帮商家多赚钱,为什么还有些店压根不开外卖呢?这其实和我的想法挺契合的。有些商家对自己的出品有坚持,对色香味要求很高。外卖会延长食物从出锅到食客嘴里的时间,最佳赏味期早就过了。食客吃到的,可能已经不是那道菜最巅峰的状态。如果食客不介意,那还好,但很多商家自己很介意。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心血被「凑合」对待。还有,如果食客介意,觉得不好吃,可能还会怪商家——明明出品没问题,但送达时味道打了折扣,这账算谁的?更别提做外卖本身就挺麻烦:打包要费心思,得适应平台的各种规则,还要跟骑手周旋,平台抽成、好评差评的压力也少不了。不少商家觉得,这些精力还不如花在堂食上,把出品做好。

所以,我自己的选择很清楚。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特别喜欢线下探店,从人均几块、十几块到几十块,甚至大几百,我都不排斥。只要是好吃的,我都愿意去试。但让我点外卖,真的很难。好吃的店,我推荐给朋友时,总会加一句「别点外卖」。因为我吃过太多教训:推荐的店,朋友点了外卖后说「一般」,我听了特别无语。我是线下吃到热气腾腾的食物才推荐的,你却用外卖这种既不尊重商家出品、也不尊重自己味蕾的方式去试,最后吃得不满意,坏了心情,这怪谁呢?

总的来说,外卖有它的用处,我不否认。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它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但对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愿意走出去,找到那些值得一吃的店,坐在那儿,慢慢享受一顿饭。外卖?能不点就不点。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