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学会闭嘴

ernie-a-stephens-KflQqYcFknk-unsplash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智的人,至少在朋友眼中,我似乎总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梳理出世界运转的一些规律。如果遇到不顺眼或者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当对方是我的朋友,或者是工作中和我有交集的上下游同事,我通常都会直言不讳地把想法说出来。这些年,我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觉得这是一种坦诚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彼此负责的态度。

不过最近,我开始反思这件事,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为什么要毫无保留地说出这些想法?我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细节,并且还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本质上是一个免费分享信息差的过程。信息差的价值在于它的稀缺性,我却常常不自觉地把它拱手让人。这种行为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实际回报,反而可能让自己失去了某种优势。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无法主动发现我说出的那些细节,我有理由怀疑,他可能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以前我总以为,大家只是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只要我点出来,他们就会明白。但现在我越来越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是他们压根儿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感知能力。这种「sense」的缺失,不是简单的提醒就能弥补的。所以,我费尽心思说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

第三个层面是,我为什么要非得把这些话说出口?现实中,很多关系不过是点头之交,彼此客客气气就好。我一直觉得直言不讳是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全局来看,总有人并不领情,甚至可能觉得我在挑刺或者多管闲事。与其这样,不如把这些想法留在心里,大家逢场作戏,维持表面的和谐即可。反过来想想,那些看起来有城府的人,往往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看明白。或许,这才是更聪明、更成熟的做法。

这么一分析,我发现看透事情、看清本质对我来说并不难,真正难的是看透之后还能保持沉默,不说破。这需要一种克制,一种对局势的掌控力,也是一种对自己表达欲望的约束。我觉得,这可能是我接下来需要刻意训练的一个课题。学会闭嘴,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把思考的价值留给自己,在合适的时机用更恰当的方式去运用,而不是随意倾倒给别人。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