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买机票三两事

john-mcarthur-8KLLgqHMAv4-unsplash

都 2025 年了,在各大 OTA 平台买机票还是那么坑。

今天晚上买五月份去潮汕玩的机票,真的又体验了一把什么是货比三家,拿着放大镜买机票。

1. 平台比价

这个我倒是觉得还好,携程、同程、飞猪这几个 OTA 平台,选定同一天的同一班航班去对比价格,由于价库会按分钟级去刷新,所以对比的时候动作也要快。

没有哪个平台是绝对便宜的,因为不同航司和平台也有一些利益关系。所以,买机票并不存在稳定在哪个平台。

一个技巧是,各个 OTA 都有一些发券机制,例如去福利中心、买有价券、尝试购买时推出等。

最后,在 OTA 看到的航班,不妨去航司官方购票渠道查看一下价格,有的时候会比 OTA 平台价格更低。

2. 各种错误引导

如果说刚才第一点是正常的,那么第二点就很变态了。各家 OTA 平台都玩得很滑头,比较老套的套路就是在购买流程中夹杂各种增值服务,例如保险、选座、购买航司里程等等,由于 315 晚会曝光过多次,所以现在很多时候这些增值服务默认是不被勾选的,但选择的时候也要谨慎。

这次买机票的时候发现各个 OTA 的套路升级了,例如比价的时候我看到同程旅行的同航班价格居然便宜了 100 多,点进去才发现,外显的这个便宜 100 多的价格是「65 岁老人专享价」,试问一下,这个价格为什么要作为机票在众多航班列表中的外显价格?

然后携程还和部分航司联合做用增三方换量业务,就是你添加的乘机人如果是航司的未注册会员,那么会有一个专享价格,这个价格和同程那个「老年人专项价」一样显示在最外层。

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家想尽一切办法把小众人群的价格做低,用这个低价外显吸引人买单,实际上大部分用户点进来价格都要高 50 到 100 元,落差感拉满。

3. 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低价购买渠道

说实话携程、同程、飞猪这些平台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航旅纵横、京东其实也都有机票业务,不妨比价的时候也去看看。

刚才说过,航司官方的购票渠道或许有奇效,这次我综合比价下来,航班是国航的,还是去过航官方渠道买的票,整体价格最合理。

最后一个办法是提供给一年多次出行或者规划出行时间比较多且灵活的,可以看看各大平台和航司合作的「随心飞」或者各大直播间和航司合作的次卡。不同航司的「随心飞」和次卡出发和到达城市也有坑,需要格外注意。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