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猫从不内耗
一直以来,好像都没怎么提过我养的小猫。它是一只橘猫,今年已经 7 岁了。它的名字叫贝果,是一只聪明、有灵性,独立又沉稳的小猫咪。最让我感慨的是,它从不内耗,总是活得自在而满足。
我并不是从它小时候开始养它的。大约在它 1 岁半的时候,我成为了它的主人。那之前,我养的上一只猫学会了自己开门,某天跑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我们找了好几天,毫无结果。悲伤了几个月后,我还是决定重新领养一只猫。那段时间,我晚上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就看到了贝果。 它的上一任主人说,它叫小咪,已经做过绝育。我把它带回家时,注意到它的上身是橘色的,肚子和爪子却是白色的,盘起来时特别像一只贝果🥯,于是我就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刚领回来的那几年,具体的细节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这几年的相处,让我对它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贝果的聪明,体现在很多方面。它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开门和关门。因为上一只猫的走失让我心有余悸,外加贝果也这么聪明,我在大门内外都加装了安全措施。后来搬到现在的住处后,我又特意安装了非握手门把的智能门锁,确保它不会再有意外。 除了这些,贝果还特别会察言观色。它几乎从不对我撒娇或叫,但这一招它每天都会用在我的室友身上。因为室友对它心软,只要贝果一叫,她就会陪它玩,或者给它零食。总之,贝果一叫,室友就有反应。而它对我叫,我通常不会有任何回应。时间久了,它就明白了,对谁叫才有用。不得不说,它真的是个非常会看人下菜碟的小猫咪。
正因为它知道对我叫没用,我和贝果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别有默契的关系。如果家里只有我们俩,我们总是相安无事。它在一楼休息,或者在阳台晒太阳,我就在二楼的书房或卧室忙自己的事。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关系是不是有些疏远,甚至显得冷淡?其实并不是。我和贝果之间的默契,更多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显现。
它对我叫,通常意味着有很重要的事。比如上次它得了膀胱炎,就是在发病初期通过叫声提醒我的。有时候,房间的门关了,它想进去,就会叫一声。想吃零食、饿了、觉得水不干净了,或者猫砂盆脏了,它也会叫。我一听,大概率就能明白它的诉求。我们的沟通虽然不多,但每次都很有效。
贝果是一只特别懂得满足的猫。我买回来的玩具,它都很喜欢。家里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它的猫窝,或者能躺能坐的空间,这些基本上都是专门为它准备的。它能很快明白这些礼物是给它的,并且会一直用。每次我或室友回家,它都特别开心,不仅会冲到阳台打滚、翻肚皮(虽然我们一般不会在这时候或在阳台和它互动,但它还是每次都这么做),还会一直发出呼噜声。
它也很懂得独处,喜欢「养生」。经常在阳台的猫窝或露营椅上观察窗外,遇到大晴天就躺过去晒太阳,享受午休。大部分时间,它会在客厅的沙发上发呆。有时候我在书房写东西,它就坐在书房的另一张椅子上陪我,甚至会躲到显示器后面打瞌睡。
贝果还是一只特别有时间观念的猫。我家用的是自动喂食器,每天早上 8 点和晚上 7 点各喂一次正餐猫粮。它通常会在喂食时间的前半小时内就位,守着喂食器,等猫粮一投放就开吃。不过,它不会一次性吃完,通常会留下 2/3 留到下次吃,显得很有计划和安排。
我非常喜欢贝果。它的聪明、独立、沉稳,还有那种从不内耗的心态,让我觉得它不仅是我的宠物,更像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伙伴。和它相处的这些年,我从它身上学到了不少,关于如何放松,如何享受当下的小确幸。或许,这就是养猫的意义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