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想携号转网了 [系列之一]
我目前使用的手机号,是我刚来杭州那年购买的一个杭州联通的 186 号段的手机号。
为什么选择中国联通?
当初为什么选联通,其实是早些年有一些极客情节。早些年大学刚毕业,那时候 4G 刚刚盛行,中国移动的 4G 还是 TD-LTE,号称是国产阉割版的 4G 网络,而联通是率先使用国际通用的 FDD-LTE,所以当年就非常支持中国联通。
其实现在看看这些情节也都是那种自我陶醉,就这样一直用到了 2019 年的年底,杭州作为继天津、海南、江西、湖南、云南之后,第三批开放手机号携号转网的城市。我终于决定将手机的运营商从中国联通转到中国电信。
为什么从中国联通转到中国电信?
其实,我起初并没有什么转号的动力和需求。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不是因为主观原因才转网的。在杭州使用中国联通的话有几个问题:
- 很多地下车库的信号很差。
联通的基站建设始终落后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尤其是在一些园区和商场的地下车库,这种情况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应该是比较尴尬。早些年无感支付还没有那么普及,在地下车库离开的时候,需要扫码支付停车费,如果手机这时候没有网络信号,就会造成非常窘迫的麻烦。
- 我所居住的小区不能拉联通宽带。
我觉得这也是和联通早期并没有大力发展南方业务有关,造成诸如像我居住的小区在内很多地段,联通进场很晚,甚至是小区物业早期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协议,不让中国联通宽带布线这么顺利的入场。因此,我的手机业务和宽带业务始终要分开两家不同的运营商,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在 2019 年 11 月 30 日杭州开放携号转网的当天,我就前往了中国电信携号转网了。
这里可能也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不转网到中国移动。在当初的御三家里,中国移动应该是信号建设最健壮的运营商了,但是早期我使用中国移动的时候有许多不愉快的体验,具体是什么我记不太清了,总之就是对中国移动的印象很差。另外就是中国移动的宽带业务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很适配我的使用场景。综上所述,我还是觉得中国电信最适合我。
现在为什么又想转网
- 中国电信信号也没有太好。
说来好笑,我当初最客观想要转网的原因,就是信号问题。使用了 5、6 年中国电信,发现信号也没有很好,可能确实比当年的中国联通好一些;
- 电信自费昂贵
我当年转网到电信,办理的是每月 199 元的套餐,包含我自己的手机号作为主号,携带两个小号(总共三个手机号),每个月 60GB 的流量(实则用不完,所以常年累月转结到第二个月都是 120GB) + 1000 分钟语音通话时长,1000M 带宽的家用宽带一条。
虽然在几年时间内可能会有充值分月返话费的活动,我的话费一度是 169 元/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套餐感觉性价比越来越低。
- 套餐内容分布不合理
接着上一个原因来讲,有一次我去联通的营业厅办业务,发现他们对应我在电信的这个套餐。资费和套餐内容就合适了非常多。貌似全价的套餐也只有 159 元/月(如果有活动应该会更便宜,例如充值之后打 7-8 折扣),其中流量更多,语音通话时间更少(毕竟我又不是销售和商务人士,不可能每月打 1000 分钟的电话)。而且也有携带小号和家庭宽带。
- 电信和联通的服务差别
电信我在网的这几年,没想收到什么切实的福利待遇,但是每年都想方设法用一些合约来捆绑我的在网时长,其实说到底是让我不要转网。我自然明白,但是前阵子我去联通营业厅办业务才发现,联通最近几年的建设确实不错。
首先我上面说到的,我的小区已经准入联通宽带了,其次营业厅小姐姐说这几年联通的信号建设效率也上来了。
这里说个小插曲,之前我使用中国联通的时候,虽然信号差,但是给联通提建议,他们基本上 2 个月内就能解决我反馈的部分地区没有信号的问题,并且有专人电话给我反馈。电信在这方面就会完全无视我。
综上所述,我还准备等我手头上电信的最后一个合约到期之后,再一次进行调研(尤其是要找到杭州在使用中国联通的朋友),如果结论和我目前得到的一致,也许又是重回中国联通的怀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