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播客《对谈康永哥:高情商创作者对谈 冰系与火系能力对撞》
今天这期节目很让我惊喜,因为蔡康永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公众人物,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个非常资深的《康熙来了》粉丝,更是因为我认为蔡康永是当下一位优秀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之所以不说作家这个 title 是因为我不是很喜欢他写的书。除此之外,我觉得他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心理治疗师,他并没有开展这项业务,但是每次听到他对于问题的认知和解剖,都能够感知到他对于人们内心深处欲望、无奈以及动机的把握,最后利用自己的只言片语,来化解他们。
索性今天就结合本期播客的部分观点来阐述一些我的思考:
- 个人认为蔡康永算是一个坦诚的人。因为他在节目中谈及到了自己对 AI 的认知,他表示他其实不会再出关于情商课相关的书籍了,因为 AI 已经能在这些领域做得比自己好太多。
- 在节目中,蔡康永分享了一个自己不喜欢参加婚礼的原因,我认为很有意思。他表示,参加一场婚礼,意味着要度过 6 个小时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时间段。这个场景中我们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必须配合大局来完成一些看起来很傻的事情,也吃不到理应好吃的菜。如果说到这里我们感觉还好,那么他举了一个更生动的例子:看一场糟糕的电影,可能只会恶心 4 个小时,但是参加这场婚礼,可是要至少恶心 6 个小时呢。
- 对于情绪控制,蔡康永提到了一个我初听觉得十分幼稚和中二的办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有超能力的人,但是把自己的超能力想象成冰冻系,而不是火焰系。因为火焰虽然强大酷炫,但是会让整个场景失控。而冰冻系的能力会让事态降温,并能起到降低速度的作用。这个点子虽然很鬼马和中二,但是细想还真是有点道理。我有的时候遇到一些事情火气也是起来的很快,这时候无非就是找一个触发器让自己的火气降下来,那么这个「冰冻系」的超能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触发器。
- 康永哥分享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人与人之间,共存就好,不必相处那么多。 他认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总是教导我们要与人相处,要多交朋友,但这往往让我们背负了过多的压力和负担。与其强求相处,不如坦然共存,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或许才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 「孤独」并非消极的,它可以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但是个人觉得,这一条有点过于深刻,而且对于「I」人适配程度更高,「E」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不了「孤独」,因为他们需要向外求得能力。
- 蔡康永谈到离开《康熙来了》后的感受,他承认会有遗憾和惋惜,但同时也坦然接受了放下责任后的轻松与自由。 他不再承载外界的期待,只专注于对自身的期待,成为一个孤独而幸福的人。 这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一种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