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你有目标吗?」

afif-ramdhasuma-RjqCk9MqhNg-unsplash

今天,一位老友在微信上非常突然地问我:「你有什么目标吗?」

这句开门见山的问题让我毫无防备,一时间有些发懵。在应激地敲了几个问号过去之后,我轻飘飘地回了两个字:「没有」。

是的,我确实没有什么目标了。多少岁退休,每年要赚多少钱,下一个职场生涯的里程碑是什么,又或是何时结婚。对于这些曾经盘踞在我脑海中的事项,我如今不再设定任何具体的指标或期望了。

老友显然很意外:「为什么?你看着不像是个没有目标的人呀!」

他的反应我完全理解。作为一个向来雷厉风行、执行力超群的 INTJ-A,一个没有目标的我,听起来确实有些反常。我借着这个机会,也真的向内审视了一下自己。是的,的确没有了。

这背后,是一段算不上愉快的经历。我在 29 岁那年患上了抑郁症,又在 30 岁时挣脱了它。如果说这段经历教会了我什么,那便是一个极其简单、却对我而言无比深刻的道理,或者说事实 ——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当年的抑郁,现在想来,与「三十而立」这个魔咒脱不开干系。我眼看自己快 30 岁了,却发现曾经设想的许多事都难以实现,那些理想中的高楼寰宇似乎也无法亲手建成。巨大的落差感将我吞噬。

最终,是我与自己达成了和解。我接受了自己的局限,也接受了自己的平庸。说来也怪,最近我频繁地在和各种人探讨这个话题。我的老板、我的下属,甚至我室友的朋友。每一次都不是我主动说教,而是他们无意中将话题引至此处。这让我意识到,或许我身边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地步入了 30 岁的门槛。人到了这个年纪,好像真的会开始放下许多曾经的执念。 所以,我回答老友的话也很简单:「对啊,为什么要设定目标呢?设定了又可能完不成,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驱使我现在往前走的,不再是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着的「目标」,而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要求」和「目标」是两回事。目标,通常是需要达成的外界标准,它指向一个结果。而要求,则更多是关乎过程,是对自己的底线有所坚持。比如,我可以不设定「今年必须晋升」的目标,但我会要求自己「每一个经手的项目都尽力做到最好」;我可以不设定「今年要读 50 本书」的目标,但我会要求自己「保持阅读的习惯,不让思想停滞」。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没有目标」,特指的是宏大的人生叙事。我不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期望,也不再规划遥远的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也漫无目的。恰恰相反,当面对一个具体项目或一项棘手的工作时,为了达成一个明确的结果,我依然会把它细致拆解,设立一个个清晰的里程碑。

这些服务于具体事务的「目标」,是完成任务的工具和路径,但它们与我的人生是无关的。完成一个项目,达成一个季度的 KPI,这些是工作的一部分,却不再被我用来定义自身的价值。把目标的作用限定在事务的层面,而不是让它绑架我整个人生,这才是关键。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确保我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歪斜,不会变成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这样,就足够了。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