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我为什么重新开始称体重

joachim-schnurle-TLEI9o1HdY4-unsplash

我很少称体重。

有时候朋友们聚会聊天,会好奇问起我的体重,我通常会随便说一个夸张的数字。这个数字往往夸张到他们能立刻意识到我是在胡说八道。倒不是为了刻意隐瞒什么,真实原因只是,我确实不知道自己具体多重。

现在回想起来,这似乎是我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个人策略,一种回避焦虑的策略。

举个例子,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手机电量有严重焦虑。只要电量下降 1%,我就会感到很不自在,并且会下意识地时时点亮屏幕查看电量。后来我的解决办法很简单,直接在系统设置里关闭了电量百分比的显示。眼不见,心不烦,焦虑感确实大大降低。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我的电动车。虽然现在充电方便了很多,里程焦虑已不成问题,但在最初开电车的那段时间,这种焦虑是实实在在的。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紧张,我把仪表盘上最显眼的「剩余续航公里数」显示,换成了「剩余电量百分比」。比起一个具体但随时在减少的公里数,一个相对稳定的百分比更能给人安全感。

体重这件事也是一样。我是一个非常热衷于品尝美食的人,喜欢探索各种好吃、好看、有意思的食物,所以难免在体重控制上有所放纵。为了不让体重秤上的数字给我带来焦虑,进而影响我享受美食的心情,我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不称体重。

然而,四个多月前,因为实在太久没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偶然站上了体重秤。上面显示的数字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从那天起,我虽然没有制定任何具体的减重计划,也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但在日常饮食中开始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下意识的注意。

两周前,我再次站上体重秤,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轻了 8 斤。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称重后带来的那种最直接的压力,确实能转化为一些虽不系统但有效的行为改变。看来,直面问题比逃避问题更有用。

于是,我准备趁热打铁,将这种「被动」的改变转为「主动」的规划。我开始重新每天记录体重,希望通过观察周期性的数据变化来制定一个更可持续的减重计划。到今天为止,我的体重总共减少了 12 斤(包括最开始那 8 斤),目前的自我感觉也还不错。

这次的减重,我打算完全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完成,不使用任何药物或者保健品。我相信这样不仅对身体的负担更小,也更容易长期坚持。

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能变得更健康,也更轻盈一些。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