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最近经常吃的几家洋快餐的小发现

最近为了控制体重,并有序且缓慢的减脂,我中午经常吃一些洋快餐。有些人肯定要好奇了,调节饮食结构并且获得能够减脂的结果,不应该自己做饭吃,或者挑一些健康的餐食么,怎么还能吃洋快餐?

答案说简单也不简单,很多洋快餐品牌中的很多餐品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健康,而且洋快餐的操作标准 SOP 都很流程化,原辅料也是比较标准的,这就让计算热量和营养成分这件事情变得非常可控。对于减脂的人而言,是一件非常便利的事情。

今天,怎么挑选健康的洋快餐中的餐品,并不是我想要讲的,今天算是随谈,主要想分享一几个品牌从点餐到备餐再到出品,我的一些小发现。

🍟 麦当劳

麦当劳算是我最喜欢的快餐品牌了,这里面有非常大一部分原因是【板烧鸡腿堡】这款麦当劳独家产品,一整块鸡腿排,低油烹饪,整体的搭配也非常不错。去酱版本的板烧鸡腿堡只有不到 400 大卡的热量,硬要说不足,就是汉堡里的菜过于少了,不能天天吃。

202410101540003065_1000_624

另外麦当劳的穷鬼套餐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单层吉士汉堡加一杯锡兰红茶或者零度百事可乐,也是非常不错的充饥选择。虽说单层吉士汉堡分量不大,但选用的是真牛肉肉饼,13 块钱能吃到真牛肉,我觉得已经是美事一桩了。

话说多了,分享几个我在吃麦当劳的一些小发现:

  1. 麦当劳是几家洋快餐中支持各个产品定制化程度最高的。
  2. 定制的产品,麦当劳会非常贴心的在出品上贴上一个定制小票,实际体验非常不错,其他家的定制不会在不打开产品之前让顾客察觉到,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细微的点,但恰恰能非常提升用户体验。

IMG_4930

  1. [个人向]麦当劳有不止一个常规款式的热饮杯,其中白色的真的很好看。

IMG_4931

  1. 使用麦当劳 App 或者小程序下单,在到达可以取餐的阶段后,过去几分钟,取餐号就会从实时活动通知中消失。原因是店员会在店里点击为已取餐,但实际用户并没有取餐,这其中的体验并不算好,但估计麦当劳在工作流的各个阶段应该对员工和餐厅有考核,才会出现不同餐厅都会有这么统一的用户体验差的感受。

  2. 麦当劳会把叫号时间长但是没人取的餐放入保温柜,比较贴心。

🍔 汉堡王

  1. 汉堡王点餐如果选择了自取,餐厅会在出餐后把餐品放到取餐柜,顾客可以凭借二维码自行前往取餐柜取餐。比其他家只放在取餐台上好很多。

  2. 汉堡王在下单和取餐的各种页面中增加了【下错餐厅】的提示文案,对于很多下错餐厅的顾客而言是一个非常省心的事情,麦当劳肯德基完全在这方面没有引导。虽然汉堡王的这个解决方案更多是文字方面的,点击后还是让你给门店打电话沟通,但是最起码下错单的顾客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自己思考该怎么做。

IMG_4916

🥗 Wagas

  1. 不支持堂食模式下未到店点餐,小程序中的堂食只能扫桌码,或者选择自提。
  2. 储值余额和礼品卡余额竟然是两个账户,体验感很差,我认为是可能是系统历史遗留问题,明明用户资产可以有多种来源但最终余额类的一般做法都是汇总,而不是分多个账户,为难用户

IMG_5939

👴 KFC

说实话,KFC 我吃的也不少,但是算是这几家来讲做服务体验相对中庸的,无好无坏,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拿出来说或者吐槽的。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