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的剧本里,为自己写好台词
前阵子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我母亲的《原来我从小就面对了天下第一作精》,另外一篇是讲关于敏感的《「敏感」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今天这篇基本上就是这两篇的延展。
我其实很讨厌回父母家1,一方面是我母亲对我从小封建又严厉的管教,让我不想回到重新有她温度的地方,另外一方面是我母亲总是会抓住我父亲不在场的机会狠狠地抱怨我父亲的不是,但最后一定会让我装作不知道。我对这种知行不合一和窒息般的情感勒索得喘不过气,所以,我每年只在春节的时候回父母家。疫情那几年,我大概有两年的春节没去过。
今年的国庆,我自然和往常一样不会选择回去。但是,我母亲作为「天下第一作精」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就在国庆休假的前一天,我提前发了一条祝她老人家双节快乐的微信2,她给我回了一条文字微信,原文是:
也祝你双节快乐!本想叫你利用 8 天假期回来一下,在家住几天,把客厅吊灯卸下来我洗一洗,而后你再挂上即可,你爸爸说不用了,过年前他就慢慢弄就行了!不用你。那就算了吧!好好休息!利用假期给自己充充电!
不熟悉我母亲的人看到这个微信可能觉察不出来有什么异样,其实这条微信已经反馈出她对我国庆节不回去陪她的不满。一方面不好意思透露出她对我的挂念,一方面又要把其实家里有活儿等着我回去干这件事儿抛出来。目的应该就是让我或多或少有点负罪感,也就是在阴阳我。
就这样,假期来到了第三天,这三天中,我母亲有两天都在微信上找我。分别是让我买家里卫生间国庆节之后计划旧房改造时候要用的移动马桶,和另外一个需要在装修过程中用到的东西。我能明显从她的文字中感觉出来,这几样东西分这两天找我就是要在假期中给我找一些不愉快或者不经意的来打扰到我。
当然,我都是一五一十地按照她老人家的要求去做。按照以往,我应该做到这里就算结束了,但是她也确实是非常了解我,这几招用下来我也是没心情放假了。于是我今天在外出开车的时候,放空自己想了想这件事 —— 我决定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打电话问候一下她老人家。
电话接通后,果然她在电话那头有点诧异,问我什么事,我说今天就是想问候一下她。能感觉到眉头一皱,回复道你安心放假休息就好了,有什么好问候的。这句话说完,我就知道,我的感觉全对,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我就屏住呼吸,把所有负面情绪全都摒弃掉,从此刻起我就是扮演好「好儿子」这个角色就好了。这通电话打了 19 分钟,从头到尾就是安慰她,并阐述了我并不是不想回去而是票价贵、工作忙、我自己也有各种学习任务等等,她老人家听到各种原因也是表达了理解。最后,我又各种说好话让她开心,她挂电话前应该确实得到了非常大的情绪价值,整个人好了很多。
我母亲的那些招数,并不新鲜。我对她也谈不上看开,只是承认了双方很难再把对方变成另一个人。我能做的,是在她熟悉的剧本里,给自己写一点边界,同时用更经济的方式回应她的情绪需求。那通 19 分钟的电话,是我这次的改变,我能敏感地感受到她的不开心,我做的是把我原来对这种不开心的不挑明,变成主动给她电话,哄她开心,其实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提供了一些情绪价值3。并没有改变我们之间的任何,但它让本来会继续消耗的一天,稍微停了下来。
人与人的相处,尤其是亲子关系,很多时候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把「怎么回应」这件事逐步练熟。练熟之后,心里会留出一点余地,给生活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