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和母亲通电话 I

christina-wocintechchat-com-UTw3j_aoIKM-unsplash

这个博客系列旨在记录我与母亲的电话沟通,恰好能将我之前总结过或未曾梳理的理论,在真实场景中应用与复盘。

除了每周五固定的家庭通话,我主动给我母亲打电话,多半是因为她在微信上发来了多条 51 秒的语音,或是大段的文字。我通常会选择回拨电话过去,因为这样沟通起来更有效率,也能避免在解读信息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

今天的场景依旧如此。母亲发来几段 51 秒的语音,主题是关于她试图开通京东支付时,遇到了人脸识别的步骤,询问我该如何处理。我听完后,第一反应是让她立即停止操作,然后回拨了电话。

PixPin_2025-10-10_10-10-59

在电话里,母亲陈述了事情的经过:

我在网上买了 4 个垫花盆的垫子,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个小事儿,所以我就没麻烦你来弄。但是,这个花盆垫子到了之后我发现尺寸太大,于是我就重新下单了下号的,并且把大的发起了退货退款。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写数量,默认是 1 个,所以京东的流程极速退款了一个垫子的钱。我去找商家说退款金额错了,商家说等收到退货之后再给我补剩下的差价。商家现在收到退货了,说数量符合,就给我转了多余的钱。但应该转到京东钱包里了,写没了这个钱要提现需要开通京东支付。开通的过程中需要人脸识别。

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我告诉她,这笔钱我们不要了,无论金额多少。同时,我再次重申,以后任何需要在线购买的东西,都必须联系我,不要自己下单。

我之所以坚决不让她开通京东支付,是因为这个支付工具在日常使用链路中,隐藏着许多针对性的诱导,比如分期和贷款服务,老年人对此的警惕性通常不高。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重要的背景信息。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我就和我母亲明确约定,家里所有需要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商品,都必须经我手处理。我为她安装了淘宝,她的微信里也可以通过小程序使用京东和拼多多,但我没有为她开通支付宝和京东支付(微信支付因日常收发红包的需求而无法避免)。我的想法是,她可以自由地浏览和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但最终的下单环节必须由我来完成。我会负责咨询客服、甄别评价、判断商品优劣,并最终完成下单和物流跟踪。这么多年来,经我手购买的商品几乎没有发生过退货的情况。

回到这件事本身,其中有两个值得拆解的点:

  1. 「觉得是一件小事就不麻烦儿子了」。这是一个看似体贴,实则相当自作聪明的想法。她的网购经验非常有限,且在操作细节上不够细心。她只考虑了最顺利的购物流程,却忽略了退货这类异常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你看,这种以「不想打扰我」为名的行为,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打扰到了我,并且是以一个更复杂、更麻烦的问题形式出现的。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初衷听起来更像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幌子。


  2. 「需要人脸识别该怎么办?」。我认为,任何人问出这个问题都合情合理,唯独我母亲不太应该。原因在于,她退休前是事业单位的主管会计,还得过市级劳模。她对开立账户、金融实名认证的全套流程非常了解,也完全清楚「人脸识别」在金融操作中意味着什么。那么,她为什么还要来问我呢?答案很简单:她其实是想继续完成人脸识别,但又不想为这个决定承担任何潜在的责任。她希望从我这个「知道很多」的儿子口中,得到一个与她内心想法一致的答案,即「可以识别,开通支付」。可惜,我并不会纵容这种知行不合一的行为。

在此,我想再次阐述为什么我坚持不给她开通京东支付。一旦开通,就意味着她可以在京东小程序里独立完成购物的全流程。这有很大概率会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到「京东白条」这类信用消费服务。而白条的还款流程,又需要下载「京东金融」App。京东金融的 App 里则充满了更多的诱导性功能,比如名为「金条」的消费贷款业务。我相信,使用过京东系产品的人对此应该深有体会。我阻止她开通京东支付,是为了从源头上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麻烦。这些麻烦,恰恰是老年人难以提防,而又是我母亲这种曾经的专业人士一旦犯错,会感到极为难堪、有损颜面的。

我母亲看似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但我去年过年回家时,发现她也未能免俗,迷上了直播购物。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观看各种临期产品、云仓甩卖的直播,并购入了非常多的小商品。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她对直播间里的话术几乎毫无抵抗力。她曾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她买到了一双「阿玛尼」的鞋子,说是某位功夫巨星也在穿,原价 3000 多元,直播间优惠后她只花了 300 多元就拿下了,还说要买给我穿。还有一次,她打电话问我杭州是否需要电热毯,说她买了一个德国黑科技产品,准备给我寄过来。

对于她刷直播购物这件事,我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的原则是:三位数的东西少买,四位数的东西禁止买,并且在购买前必须和我沟通。毕竟,我不可能完全剥夺她刷直播的自由。从另一个角度看,有这样一个爱好分散她的精力,对我和我父亲而言,或许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场小小的退款风波,不过是无数次类似沟通中的一个缩影。在保护她免受数字时代陷阱的伤害,和保留她作为成年人的自主性之间,我似乎永远在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而这种拉锯,大概还会继续下去。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