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zy

这座城市的房子都在变「空」

andrea-cau-nV7GJmSq3zc-unsplash

最近,我越来越觉得,这座城市的房子都在变「空」。

这不是一种凭空的感觉,它来自两个很具体的方面。首先是办公楼。因为公司要换新场地的缘故,我跟着看了一圈,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很多新楼,硬件没得说,地段也好,但就是没人。一整层一整层地空着,只有崭新的桌椅和销售人员脸上略显尴尬的笑容。那种感觉挺奇怪的,一切都是新的,但就是没有「人」的气息。

最让我确信这一点的是,我发现连阿里都开始往外租自己的园区,甚至包括总部。当一个城市的产业风向标都开始盘活自己的「房子」时,你就知道这不是个别现象了。市场到底有多饱和,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了。

办公楼是这样,我们住的房子其实也一样。

我跟身边租房的朋友一聊,大家的感觉都一样:房子变好租了,租金也比前两年松动了不少。以前是房东挑人,现在我们好歹也能挑挑房子了。这种变化虽然不大,但确实是这几年没感受过的。

当办公楼和出租房这两类城市最基础的「房子」都开始变空时,那个问题自然就浮现了:人呢?

我想,这几年疫情算是个导火索吧。大家都被迫停下来思考过一些平时不会想的问题,比如「我到底在为什么忙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有过「活在当下」的念头。当外部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时,家乡的安稳和熟悉感,就成了特别有吸引力的选项。

还有就是互联网行业,真的卷不动了。前些年那种高速增长、遍地机会的日子,好像一下子就结束了。大厂裁员不再是新闻,我认识的好几个人,真的就这么干了。一个哥们儿回了老家,工资虽然少了点,但他说每天能回家吃饭,感觉比什么都强。还有一个,干脆带着电脑去了大理,一边接活一边晒太阳,状态看着比在北京的时候好多了。

他们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在某个「大城市」的某个「大公司」里,谋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工作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获取生活资本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所以,现在看到那些空着的办公室,我心里想的已经不只是「经济不景气」这么简单了。我看到的是,我们这代人,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一个个空出来的「房子」,背后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做出的选择。

这算不上什么好与坏,可能就是一种变化吧。而我们,恰好就站在这场变化的中间。

#daily